亲子故事

点点滴滴

李煜: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(《相见欢·林花谢了春红》)

相见欢
南唐·李煜
林花/谢了春,太匆,无奈/朝来寒雨/晚来。
胭脂泪,相留醉,几时?自是/人生长恨/水长

作者

李煜(937—978),字重光,初名从嘉,号钟隐,南唐中主第六子,公元961年嗣位,史称南唐后主。徐州人。在位十五年。他即位后,尊崇宋朝,贪图享受,以求苟安。宋太祖开宝八年(975),宋军攻破金陵(今南京),他出降,被俘到汴京(今开封),封违命侯。据说他在生日七夕于寓中作乐,又作词有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”的句子,宋太宗便用牵机药把他毒死。他在南唐写的词,反映宫廷的享受生活,风格柔靡。国亡后写的词,反映亡国之痛,题材扩大,意境深远,感情真挚,富有感染力,在唐末五代词中具有极高的成就。

鉴赏

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。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景象,抒发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。它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。

词的上阕,描写在寒雨急风的摧残之下,林花凋谢,春去匆匆。字里行间,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、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哀伤。首句“林花谢了春红”,写出了春残花谢的衰败景象,叫人好不惋惜伤怀。这里,景中寓情,情绪强烈。更接以下句“太匆匆”三字,使这本来就已十分强烈的惋惜情绪更加强烈了。末句“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”,是对“林花”何以匆匆谢了的原因的直接描叙。大自然的变化是有规律而又无常的,时而晴,时而雨,时而暖,时而寒。那朝之寒雨、晚之急风,不就是使百花过早凋谢的摧残者吗?这里的“朝”和“晚”,应是复指,是朝朝晚晚之意。它说明寒风急雨次数之多,对“林花”施以淫威时间之久、摧残之酷和打击之重。“寒雨”的“寒”字,点出使“林花”凋谢过快的气候原因,也写出“雨”的冷酷无情。“风”字虽未明言其“寒”,但天晚气寒,则晚来之风,其寒急也就可想而知。“无奈”二字,是说在寒雨急风阵阵袭来之时,“林花”无力抗拒,春天匆匆归去。故就其在上阕中的作用来说,它既是对在朝雨晚风袭击下“林花”凋谢的必然性的揭示,也可视为凋谢的“林花”的自叹与词人的哀叹,在这里,“物”“我”已浑然一体了。

词的下阕,抒写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。首句“胭脂泪”,是拟人手法。“胭脂”,本是女子搽脸的红粉,此则指凋零的“林花”,亦即所谓的“谢了春红”。胭脂和泪,是说那飘落遍地的红花,被夹着晚风吹来的寒雨打湿,犹如美人伤心至极而和着胭脂滴下的血泪。“谢了春红”的“林花”本不会落泪,泪是词人赋予它的。从这个角度说,这泪既是“林花”哀伤自己匆匆凋谢的眼泪,也可以说是词人自己的惜红伤春之泪。不言而喻,这一切都是以词人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的。究其实质而言,是词人有感于昔日的帝王生活,在那“朝来寒雨晚来风”的袭击下——在宋兵的刀枪威逼下,过早被断送,因而流下伤心之泪。王国维说:“后主之词,真所谓以血书者也。”这“胭脂泪”不就是“以血书者”吗?正因为李煜是寄托着自己人生的痛苦经验,倾注着自己的全部心血去写词吟哦的,因此,他能够移情于物,赋予外物以人的思想感情,使物我融合,浑然一体。王国维在论及词的境界时,曾提出“有我之境”与“无我之境”的区别。他说:“有我之境,以我观物,故物皆着我之色彩。无我之境,以物观物,故不知何者为我,何者为物。”其实,除王氏所说外,还有兼此二境者:既是“有我”,又是“无我”,是入我于物而又物中有我的。试看此“胭脂泪”,到底是何种境界呢?从胭脂不能有人之泪来看,显然,词人是“以我观物,故物皆着我之色彩”的;但从寒雨湿花、胭脂滴泪来看,又是“以物观物,故不知何者为我,何者为物”的。下句“相留醉”,是谁与谁“相留”呢?是花自留,花留人,还是人留花呢?仔细体味词意,可以说都是。所谓花自留,就是说,即使在寒雨急风的连续袭击下,“林花”亦不甘早谢,而愿长留芳菲于人世。所谓花留人,就是说,那被寒雨急风摧残“谢了春红”而正伤心落泪的“林花”,仿佛在哀求人们再多看它几眼,而不要狠心离去,故有的版本亦作“留人醉”,将此意明确点出。所谓人留花,就是说,眼看着这胭脂滴泪,不由人情动于中,久久流连于残花之中,冀花长留常开,故留花亦即留春,要留得春之长在。那么,“醉”字呢?联系前后文来看,这里是指心醉,即感情上的陶醉。一方面是花自醉,是匆匆“谢了春红”的“林花”,在其繁茂之时也曾自我陶醉过,如今虽已花残红碎,但仍然余醉未消;另一方面是使人醉,是赏花人曾为那繁花满林的景色所陶醉,现在虽已落红遍地,但仍欲重见昔日那令人心醉的美景。然而,落花有意,风雨无情,人虽有心,美景难再,故下句才以“几时重”的疑问句式,哀叹花谢之不再重开。表面上,词人仿佛只是在问“林花”何日重开,实际上却是词人问失去的帝王生活何时重来。只有这样的理解,才能明白词人为什么在全词的末尾,写下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”这样极度哀伤的词句。这是一个一气呵成的九字长句。“东”字与上阕的“红”“匆”“风”,以及前面的“重”等字协韵,字音响亮,节奏感强。在句式上,它与上阕末句同为连贯的二四三式的九字长句,而它的感情凝重又一以贯之,仿佛是从刚刚打开的闸门中夺路奔流的江水,是词人从肺腑中倾泻而出的感情激流。词人在这里明明白白地宣称,他的“人生长恨”是有如“水长东”一样的无穷无尽、无止无休的。两“长”相加,不是长而又长吗?当然,这里的“人生长恨”无疑是指他从昔日之帝王变成了今日之囚虏的痛苦经历,是由此而产生的痛惜与悔恨之情。但这“人生长恨”却又远远超出了李煜自身经历的范围,而具有普遍意义,它是那些在人生道路上有过无限恨事者的共同的体验,共同的感情。这是它主题特别深刻之处,是必须着重体会的。

这首词语言清新,情调哀怨,意味深长。它写林花凋落,景象鲜明。又通过“太匆匆”“无奈”“胭脂泪”等词,把主观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,使情景交融,物我一体。末句则直抒胸中悔恨,以写物开始,以写人结束。词人还巧设比喻,以花开花谢喻人生的盛衰、苦乐。从全词看,其意可分四层:一、以“林花谢了春红,太匆匆”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;二、以“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”喻国亡家破,是由于外力的打击;三、以“胭脂泪,相留醉,几时重”喻帝王生活一去不返,企其重来之不可得;四、以“水长东”喻自己的愁苦不断,怨恨无穷。四层意思层层相接,全词的意境也就豁然可见了。(傅正谷 王沛霖)

评论已关闭。